ID: 2300041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14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内蒙古自治区,期中,答案,试题,地理,考试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冻土不断退化,这可能会导致青藏高原整体上由碳汇(CO2的释放<吸收)变为碳源(CO2的释放>吸收)。如图示意青藏高原冻土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形成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质 B. 地热 C. 温度 D. 降水 2. 青藏高原可能由碳汇变为碳源,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度大幅度降低 B. 冻土退化,有机碳分解加快 C. 汽车排放二氧化碳增多 D. 农业规模扩大,碳排放量增多 3. 若青藏高原由碳汇变碳源,将会( ) A. 导致海平面下降 B. 使大气中氧含量增加 C.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 使大气中氮含量增加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部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该海湾海水较浅,海底油气资源丰富。如图示意波斯湾附近地区的海陆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影响波斯湾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径流 B. 温度 C. 蒸发 D. 降水 5. 波斯湾周边国家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海岸侵蚀 B. 鱼类灭绝 C. 海水污染 D. 珊瑚礁退化 6. 从海洋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波斯湾对中国的意义在于( ) A. 海水淡化 B. 海洋运输 C. 海洋旅游 D. 海水养殖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铜矿采冶历史有3000多年。长期粗放式发展使铜陵铜矿资源趋于枯竭,进而引发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实现产业振兴,铜陵市提出了“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继续提高铜丝、铜带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加快超薄压延铜箔、超细铜粉等生产技术的攻关;另一方面,布局车用锂电铜箔、电池铝箔等新能源电池相关产品落地。铜陵通过打造“智造之城”,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如图示意铜陵市现代铜产业链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电解铜、铜精矿、电力 B. 电力、电解铜、铜精矿 C. 铜精矿、电力、电解铜 D. 铜精矿、电解铜、电力 8. 铜陵市打造“智造之城”,首先需要( ) ①输入高质量资源②引进高素质人才③引进先进制造设备④转变发展理念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9. 铜陵市提出“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发展思路,其意义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铜矿资源的依赖 ③加大铜矿开采力度,提高铜矿产量④促进产业多元化,推动经济转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西电东送”工程是我国为解决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均问题实施的核心战略工程。该工程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中、西部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如图示意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北、中、南三个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中线通道的电力主要来自( ) A. 火力发电 B. 核能发电 C. 风力发电 D. 水力发电 11. 北线通道建设中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 土地盐碱化、森林破坏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