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0483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95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2025届,高三下,三下
  • cover
2025年高三5月壮行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庄窠是青海省农耕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大多选择在依山面南的马蹄形凹地修建。高大厚实且无窗洞的夯土墙、坡度较小的屋顶是庄窠的主要特征。图1示意庄窠构造(侧视图)。据此完成1~3题。 1.庄窠大多选择依山面南而建,主要是为了( ) A.避寒纳阳 B.御敌防盗 C.节约耕地 D.防灾避难 2.传统庄窠民居的夯土墙高大厚实且无窗洞,这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集中,洪涝频繁 B.多风沙,昼夜温差大 C.地形崎岖,用地紧张 D.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庄窠民居屋顶以黄土、草泥、麦秆等作为建筑材料,其主要优势是( ) A.增强抗震性能,抵御地质灾害 B.便于就地取材,适于干旱环境 C.提升建筑美观,体现民族特色 D.利于热量散失,缓解夏季高温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畜牧业和草原基地。近年来,新疆农业从资源集约型向绿色低碳生产转型,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下图示意2007~2015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与2007~2015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关联度最小的是( ) A.秸秆还田 B.农业机械 C.禽畜养殖 D.农药化肥 5. 导致2007~2015年新疆农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生产更集约化 ②农牧面积增加 ③机械化率提高 ④农业技术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利于新疆农业固碳功能增强的合理措施有( ) A.推广光伏灌溉技术 B.进行农机节能改造 C.实施草原生态修复 D.研发水肥一体技术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对原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后,某些季节合流干管将全部雨水、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不直接流入河流;某些季节截留干管将合流的部分雨水、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另一部分溢流后通过溢流排放管就近排入河流。下图示意改造前后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布置。据此完成7~9题。 7.新建排水管网及溢流井的最优选址,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BDS C. GIS D. VR 8. 合流的全部雨水、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秋季、冬季 D.冬季、春季 9.该城市排水系统改造产生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①减轻内涝 ②缓解水资源短缺 ③保持水土 ④减轻对河流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貌演化的理想模式。据此完成10~12题。 10. 对该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 A.冬季风势力强 B.年均温高,蒸发能力强 C.流水作用显著 D.气温年较差大,风化强 11.该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2.该地貌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热岛强度通常用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来表示。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温系统,连续逐时记录了我国某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气温。结果表明:该市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且秋季15~18时出现了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低的负热岛强度。下图示意该市2012~2015年秋季中心城区和郊区平均逐时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