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合肥市获得多项国家级战略支持,助推其形成创新的“产投模式”,成功吸引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打造出“芯屏汽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跃居全国第二,带动合肥都市圈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都市圈内已集聚多家整车企业及1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不过受自身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合肥对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仍存在一定局限。图1示意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合肥市成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优势有() ①劳动力数量充足 ②基础服务设施完善 ③环境优美无污染 ④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他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市对其都市圈内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有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市的经济能级相对较低,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足 B.产业链协作水平较低,与周边城市产业存在同质化竞争 C.都市圈内交通网络密度和通勤效率低于长三角核心区域 D.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国家级战略层面的规划和引导 3.为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合肥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至都市圈内其他城市 ②强化产业分工协作,由合肥市专门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③通过资本输出、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等,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与长三角地区的高速交通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浙江稻作历史文化深厚,最早可追溯至1万年以前,至今仍保留形式多样的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图2)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多数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群坐落在钱塘江中下游的平原、盆地地区。据此完成4~6题。 4.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属的稻作文化遗产资源类型是( ) A.灌溉工程类 B.单一稻作C.轮作间作类D.种养结合类 5.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形式多样的原因主要是该地水稻种植( ) A.历史悠久 B.气候多样C.水热充足D.人口稠密 6.与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群相比,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地形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时期( ) A.山地、丘陵地区受城镇化影响更大B.平原、盆地地区受城镇化影响更小 C.平原、盆地地区土地利用逐渐饱和D.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逐渐饱和 白鹤滩水电站地处金沙江河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受地形影响,该地一年中七级以上大风有240多天,风力最大可达13级,给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图3示意水电站周边地形,图4示意坝区部分站点逐月7级以上大风天数。据此完成7~8题。 7.白鹤滩水电站一年中大风多为( ) A.偏东风C.偏南风 B.偏北风 D.偏西风 8.甲、乙、丙三个站点分别是( ) A.葫芦口大桥站马脖子站水厂站 B.水厂站马脖子站葫芦口大桥站 C.葫芦口大桥站水厂站马脖子站 D.水厂站葫芦口大桥站马脖子站 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的重要通道。为缓解下游防洪压力和河道淤积,黄河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水库调控期间,黄河口近岸以陆源有机碳为主,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与悬浮颗粒物粒径呈负相关。图5示意黄河河口某水文站2020年调水调沙期间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据此完成9~11题。 9.水库调水期间,黄河河口沉积物主要来自( ) A.上游荒漠B.黄土高原 C.库区淤积D.下游河床 10.水库调沙期间,黄河河口处河流悬浮物( ) A.颗粒粗,浓度大B.颗粒粗,浓度小 C.颗粒细,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