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03465
山西省太原市常青藤中学、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4-2025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653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中学
,
山西省
,
学期
,
答案
,
试卷
,
语文
太原市常青藤中学 平鲁区李林中学联考 高 二 语 文 试 题(答案) 1.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 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 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 可知,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故选 D。 2.D .“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最终使观者与作品、 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可知,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故选 D。 3.C 材料一的观点是: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A.书法家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B.书法家的性格对书法的影响 C.意在强调书法法则的重要性。D.环境对书法家的影响,间接体现在书法上。 故选 C。 4.①材料一用作例证,证明情绪会影响书法家书写状态的观点; ②材料二作引证,印证书法家看到大自然会触景生情的观点。 (每点 2分) 5.①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每点 3分) 6.D A.“‘我’的存在使得大蝎调动了本不想调用的五百名猫兵前来看管并收获迷叶”错,大蝎调动 五百名猫兵的原因是“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 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他“不愿被人指摘”。B.“对大蝎没有禁止迷叶颇为不满,这样的心理促使‘我’ 后面惩罚了大蝎”错。画线句并未直接表明“我”对大蝎没有禁止迷叶颇为不满,而是“我”在设想假如 有个好的领袖禁止吃迷叶会怎样,这样的心理也并未直接促使“我”后面惩罚了大蝎,“我”惩罚大蝎的 直接原因是看到大蝎因叶梗打死猫兵,草菅人命的行为。C.“但因为我是外国人,所以不和我较量”错。 文中并未表明他不和我较量是因为我是外国人,结合上下文,更可能是碍于我的威胁———你是愿意叫我 捆在树上,眼看着兵们把迷叶都抢走呢 还是愿意认罚?”故选 D。 7.D.“与大蝎彻底反目”错,原文中“以后我用他的地方正多着呢”,“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他承认 了受罚”,都能看出应该没有彻底反目。故选 D。 8.①作者在无法直接、正面言说的情况下,运用反语来表达态度,增强语言的讽刺性,所谓“家将”却 随时可能抢了大蝎的迷林,颠覆了读者对“深明大义、忠诚可靠”的既定认知;②选用“高兴”一词美化 叛变,褒词贬用,产生反差,生成幽默;③两次重复使用“忠诚可靠”,在词语反复中取得反讽效果。(每 点两分;答出任意两点得 4分。) 9.①《猫城记》与《阿 Q正传》主题接近,都揭示国民劣根性和民族衰败根源,但创作手法却不同。(2 分)②《阿 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塑造了阿 Q这一典型 人物,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 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2分)③《猫城记》则借助科幻外壳,寓言形式,用荒诞手 法,描绘了猫人这一群像,创造了“猫国”这一典型社会,预言了如果不改造国民性,将面临的灭国后果。 虽然没有聚焦于某一角色的深入刻画,但猫国上上下下可谓人人都是阿 Q。(2分) 10.B A.正确。句意: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 B.“区区”是“拳拳,形容感情恳切”的意思。句意:因此出于这种内心的恳切之情,我不能废止侍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老子》四章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大学之道》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论语》十二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 五石之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