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上的疫病 与医学成就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学习目录 梵文佛音 ———古代印度文化 风月同天 ———古代朝鲜、日本文化 独特神秘 ———美洲印第安文化 问题1:请说出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及其特征,并指出早期古印度文明及其证据。 1.地理与文明概况 范围: 哈拉帕文化 摩亨佐·达罗文化 文明: 印章文字 证据: 包括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历史与文化成果 社会情况 文化成就 问题2:阅读P26-27,按时代顺序梳理古印度文化成果。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建立一系列国家 佛教产生 种姓制度 《梨俱吠陀》婆罗门教 梵文 社会矛盾尖锐 列国分立 印度教开始兴起,后被确立为印度国教 笈多帝国 2世纪-4世纪初-500 324BC-187BC 孔雀王朝 2500BC-1750BC 哈拉帕文化时代 1500BC-1000BC 吠陀时代 600BC-400BC 列国时代 印章文字 青铜时代 首个统一政权 奴隶制国家 统一政权 中央集权 佛教兴盛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种姓制度示意图 材料1:大约在公元前900—前600年,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辗转到了恒河上游,从西亚引进了铁器。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大概在公元前9﹣前8世纪,恒河上游出现了居楼和般遮罗国家。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其他一些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早期国家,部落首领变成了国王。在此期间,种姓制度也形成了。 材料2:种姓制度最早是在数千年前就出现了,由当时的雅利安人在侵略古印度后所建立的一套社会制度模型。它赋予宗教思想与当地文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地域里的权益和地位,让作为受害者的古印度人承认侵略者的合性。 ———颜刚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思考1:阅读材料,分析种姓制度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雅利安人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材料2: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材料1: 种姓制度规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以僧侣贵族为主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为主的第二等级刹帝利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牧、渔、猎等,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级首陀罗,只能从事农、牧、渔、猎等以及其他低贱的职业。 ———杨必仪《印度教的特点及其对印度文化的影响》 特点:①贵贱分明。 ②种姓世袭,职业世袭,不可改变。 ③实行种姓内婚制,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④法律地位不平等 实质:等级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统治工具 思考1:阅读材料,分析种姓制度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印度妇女在穿着纱丽时,大多会露出肚脐,因为在印度教神话中,创造之神梵天是从毗湿奴肚脐中长出的莲花中出生的,所以在印度,肚脐被认为是生命和创造力的来源。 种姓制度的存在对文化的融合带来了影响。在这一制度下,印度固有文化在同化异质文化的时候,主要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