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的启蒙阶段,科学家们是根据什么来归纳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呢?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当时己知的54种元素中,发现五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组,每组包括三钟元素: 锂、钠、钾 钙、锶、钡 氯、溴、碘 硫、硒、蹄 锰、铬、铁 并且每组元素的中间元素的原子量,正巧约为前、后两种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比如钠的原子量(23)正好是锂(7)和钾(39)原子量和的二分之一。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地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注意到元素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6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发表了题为《八音律与原子量数字关系的起因》的论文。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化学史 我们现在所用的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演 变而来的呢? 遵循什么原则?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知识记忆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这一规律被门捷列夫称作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系: 元素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 元素周期系。 元素周期表: 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称作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可以有不同的排法 三张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今天的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鲍林近似能级图与周期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构造原理, 将能量相近的能级 分为一组,按能量 由低到高可分为7个 能级组,同一能级 组内,各能级能量 相差较小,各能级 组之间能量相差较 大。 ②每一个能 级组对应一 个周期,且 该能级组中 最高的能级 对应的能层 数等于元素 的周期序数。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95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的周期表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若以一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周期排一个横排,并按s、p、d、f 分段,左侧对齐,可得到如下元素周期表 若将p段与p段对齐,d段与d段对齐、f段单独列出,将2s2与p段末端对齐, 则得到书末的元素周期表 请问:怎样将图1-17变成书末的元素周期表? P20 思考与讨论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n-1)d1~10ns1 ~ 2 价电子数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①主族元素 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再探元素周期表) ns2np6(He除外)。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一些特点: 同族元素价层电子数 相同 。 第四周期多出的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始终不超过2。 第六、七周期比第四、五周多出的14种元素的最外层 有2个电子 , 所以,它们都是 _金属元素 。 0 ⅡA s区 p区 ⅠB ⅡB ds区 ns1 ~ 2 电子填充的最后一个能 级是s能级 电子填充的最后一个能级是p能级 电子填充的最后一个能级是d 能级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f区 (n-2)f0~14 (n-1)d0~2ns2 (n-1)d10ns1~2 各区元素特点 活泼金属(除H) ⅠA 大多为非金属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ns2np1~6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d区 (n-1)d1~8ns2 过渡金属 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讨论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 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正常氧化物, 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元素 Li Na Be Mg 沸点/℃ 1 341 881.4 2 467 1 100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实例分析: 锂和镁的相似性 锂与镁的沸点较为接近; 锂和镁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并且Li2O和MgO与 水反应都十分缓慢。 (2)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3)在周期表里找出Cr和Cu的价层电子。它们的电子排布符合 构造原理吗 Cr:3d54s1, Cu:3d104s1, 不符合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