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9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解读 1234内容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章节框架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解读1 章节框架 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按“原子→分子→巨分子(晶体、配合物和超分子)”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在第二章中围绕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介绍共价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分布,解释与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认识分子结构与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它讲述了原子与原子,原子与分子,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是本教材学习内容的核心内容,同时为其他选修模块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1 章节框架 分析、解释、推测 微观结构 宏观性质 决定 2 内容目标 共价键 1-1 共价键 第一部分教材首先从原子轨道重叠得视角进一步认识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通过图片的方式描述原子轨道重叠并形成共价键的过程。由于不同的重叠方式,而呈现不同对称方式: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从而形象地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 接着教材设置了一个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要求学生探究共价双键和三键中的π键的形成。 必修教材向选修教材的延伸,是共用电子对理论的发展和深化,是知识和认知不断进阶的过程。 01 2 内容目标 01 共价键 第二部分教材教材直接给出键能和键长的概念,并用表格列出了某些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并通过“思考和讨论”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键参数解释对分子性质的影响。并且教材直接例举说明键长和键能之间的相关性。 同样教材介绍键角时,直接给出概念,并通过CO2、H2O的键角,说明键角与分子空间结构的关系。并且最后指出键长和键角的数值可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 深化原有认识方式,完善现代化学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从识记层次上升到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用数据解释具体的性质问题,进行论证推理,同时为学习其它模块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键参数 2 内容目标 共价键 本质:原子轨道重叠 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键能: σ键 π键 成键方式: 键参数: 键长: 键角: 衡量共价键的稳定性 描述分子的空间结构 通过微观分析成键本质和键参数的学习,发展对宏微结合的认识层次,培养学生“微观探析与宏观辨识”素养。 通过键参数与宏观物质性质的论据推理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2 内容目标 分子的空间结构 2-1 分子有空间结构 第一部分教材设置了两个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了红外光谱测定分子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特征,并配有照片、图谱,紧接着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了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有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等,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科学 技术 社会 02 直观 2 内容目标 分子的空间结构 2-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第二部分教材基于CO2、H2O、CH2O、NH3分子的空间结构各异,从而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模型,教材着重介绍了运用价层电子对模型如何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02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价电子数) 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互相排斥、尽可能远离、能量最低 确定VSEPR理想模型 2 内容与目标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σ键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 VSEPR 模型 VSEPR 模型名称 分子空间 结构 分子空间 结构名称 CO2 2 0 2 直线形 直线形 CO32- 3 0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SO2 2 1 3 平面三角形 V形 CH4 4 0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NH3 3 1 4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H2O 2 2 4 四面体形 V形 2 内容目标 直线型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 面体形 三角 锥形 V形 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