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109

10.2《师说》 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179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师说,课件,50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师 说 韩愈 知人论世丨初读感悟丨入情入境丨研读析旨|思考延伸 部编版高中语文 知人论世丨初读感悟丨入情入境丨研读析旨|思考延伸 目 录 环节一 知人论世 环节二 初读感悟 环节三 入情入境 环节四 研读析旨 环节五 思考延伸 知人论世丨初读感悟丨入情入境丨研读析旨|思考延伸 学习目标 1.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感悟“道”在当今时代的内涵,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章从师为学的进步思想。 核心素养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集中讨论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世“狂人”,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情境导入 韩愈(768-824) 一、作者简介 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 六朝以来的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 道”“重道轻文”,提倡“唯陈言之务去”等, 影响深远。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为 :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知人论世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古文运动 知人论世 二、文体知识 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说 知人论世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