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课文提要】 回忆录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但又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它用第一人称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通过回忆史实,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本来面貌,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因此,它兼有历史性和文学性的特点,融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 《长征胜利万岁》作为一篇关于长征的回忆录,节选自《杨成武回忆录》。它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通过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高度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这一壮举,从理论高度评价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坚定了红军指战员的革命信念,激发了他们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作为亲历者,杨成武将军选取了一些真实、热烈的具体场面描写和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来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并融入饱含情感的议论和抒情,烘托胜利的来之不易,让读者能更好地融入历史的情境,感受红军将士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为国为民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阅读时要多加体会。另外,文中多处引用了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朗读这部分内容,加深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理解。 【任务目标】 阅读本课时,要立足回忆录这一文体特征,结合历史背景,通过欣赏场面和细节描写与议论抒情相融合的叙事技巧,还原历史情境,体会长征胜利的欣喜和激动,从而领悟红军将士的乐观主义和永不磨灭的革命情怀。其中,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部分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可尝试用演讲方式理解长征伟大意义,弘扬长征精神。 本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如下: 1.品读“长征记忆”, 学习本文宏大叙事的个性表达技巧。 2.比较回忆录不同叙述笔调,感受历史情境中的革命情怀。 3.了解长征,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传承长征精神。 【预习任务】 有条件的,观看《长征》纪录短片,了解长征的背景和过程,明白“吴起镇”的独特意义,为更好地体会长征胜利的情感作准备。 认真阅读“学习提示”,在梳理概括全文主要事件的基础上,选择你感兴趣的“长征记忆”进行点评,以供课上交流。 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部分是全文最激动人心的乐章,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讲话部分,提炼归纳长征的伟大意义,并做好模拟演讲的准备。 【任务设计】 任务一 跟随红色足迹 品读“长征记忆” 纪伯伦说,回忆是一种重逢。“吴起镇”成为杨成武将军对长征胜利最激动人心的回忆,我们也藉由他的回忆重回长征岁月。请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或细节描写进行品读、点评,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事件 场面或细节 点评 抵达吴起镇 示例: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 灿烂的阳光、蓝盈盈的天空是环境描写也是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烘托出抵达吴起镇那份激动兴奋之情。之所以激动,是因为长征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北上抗日根据地。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深切感受胜利不易,才会难抑激动,才能对当时的太阳和天空有如此独特的记忆。 吴起镇战斗 如:“红军长途行军”“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蒋介石的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 缴获密电这个历史细节,本是蒋介石要集合兵力消灭红军,最后却被红军“相机包围了”,“并把他们给歼灭了”,这几个“了”字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无限自豪之感。吴起镇战斗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步兵战胜骑兵的战役,被称为“切尾巴战斗”,这个细节也从侧面展现了我军的团结一心、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吴起镇会议 如:小平同志说:“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 “长征万岁!”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此起彼伏。 小平借布,尤其是“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