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课文提要】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小说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家七代人的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镇马贡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恩地亚家族的最后—代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一百年历史演变过程,展现了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表现作家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表现作家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进程之外的愤懑、抗议与批判。小说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将现实与虚幻糅合起来,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纽约时报》称之为“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课文节选部分叙写马孔多镇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马孔多镇从闭塞落后变得繁华热闹。阿拉伯人为马孔多带来了很多神奇的事物,也带来了女主人乌尔苏拉的远房表妹丽贝卡。丽贝卡有吃土的恶习,家里人帮她改掉了恶习。丽贝卡得了“失眠症”,并使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到整个村子。人们受“失眠症”的困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具有象征意味,表现出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颇具现实感的世界,体现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特点。 【任务目标】 本文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单元。学习本文,既要领略马尔克斯笔下真实与幻想交织的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风貌,又要鉴赏现代主义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可以从人物故事入手,梳理小说故事情节,领会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风貌;可以从“奇幻”情节入手,学习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风格;可以从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入手,探究小说的主题意蕴。 本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如下: 1.梳理小说人物故事,理解小说主要人物的鲜明个性,感受小说描绘的异域世界; 2.梳理小说奇幻情节,理解“失眠”的象征意味,体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手法; 3.理解小说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体悟小说“百年孤独”的深刻内涵; 【预习任务】 1.阅读《百年孤独》节选部分内容,概括故事情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整部小说。 [课文前情补充]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邻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课文情节概括] 序幕(第1-2段):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开端(第3-6段):丽贝卡到来。 发展(第7段):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高潮(第8-12段):“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结局(第13-14段):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2.查阅资料,了解作家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背景及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