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157

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2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 ,任务,教案,统编
  • cover
《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教学设计 【课文提要】 逻辑,无论是在思维活动,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般说来,人们把思维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两种形式。感性思维包括联想、想象、情感、灵感、直觉等,理性思维则包括概念与定义、判断与论证、因果考辨与推理等。理性思维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与批判性。 平时我们经常说要讲逻辑,所谓的讲逻辑其实就是揭示和阐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联,或者辨析和判断事物的是非得失。 做任何事,人常常要为自己找到理由。对理由的执着是人的本能。在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里,生存都是需要理由的,俄狄浦斯反复追问的,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答案及其理由。 然而在思维过程中,有很多逻辑陷阱妨碍了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这些陷阱就是人们常说的“逻辑谬误”,这节课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常见的逻辑陷阱,帮助同学们开启大脑的“纠错意识”。大脑一旦打开主动纠错意识,就会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逻辑缺陷,使我们做出好的判断。 在信息社会,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甄别和筛选信息、审慎地接受和表达观点也极为重要。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逻辑混乱的“重灾区”,手机阅读的“碎片化”和网络表达的“情绪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甚至心智的发展,不少人在转发破绽百出的谣言,遇到矛盾和分歧也不知道用说理的方式来解决,拨正这些乱象。因此,生活、学习不可没有逻辑。 【任务目标】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遭遇的谬误也更多。如果不具备识别谬误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谬误的受害者甚至传播者。“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正是甄别信息与辨析谬误的武器之一。 本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如下: 1.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逻辑的基本规律; 2.梳理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学会识别和反击谬误; 3.运用相关规则对生活中的逻辑谬误进行反击,养成“审问”“慎思”“明辨”的理性态度和信息传播观念。 【预习任务】 1.思考这句话“即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认为你是错的,那也无所谓。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就够了”有道理吗? 2.“不要被别人的思维局限,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局限别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思想上的局限和偏见呢?请把它们写下来。 【任务设计】 任务一:认识逻辑规律,滋养理性精神 讨论1:小故事背后的大逻辑 请和同学讨论下面的故事,想想怎么说才能让男孩实现愿望。 男孩对恶魔说:“我说一件关于你的事,如果对了,你就满足我一个愿望,可以吗?”恶魔答应了,并心想:反正不管他说什么,我都说是错的。但是男孩说完这句话后,恶魔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的方法,只好满足了男孩提出的愿望。 男孩说的话是:_____。 任务阐述: 明确:男孩说的是你不会满足我的愿望。 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也有很大可能猜对答案,但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学生未必清晰。这个故事其实包含了四大基本的逻辑规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同一律、理由充足律。可以通过分析把恶魔思考的整个思维过程全面地展现出来,再一步步总结梳理出逻辑规律。 为什么恶魔听到这话就只好满足了男孩的愿望呢?试着推理一下:恶魔要么满足,要么不满足。如果不满足,则男孩说的就是事实,那么按约定,恶魔就得满足他的愿望。也就是不满足男孩的愿望会导致矛盾。那么恶魔满足男孩的愿望会不会推出矛盾呢?不会。满足与不满足必居其一,而不说会导致矛盾,恶魔就只有满足他的愿望了。 逻辑规律1:要么满足愿望,要么拒绝,二者必居其一,这其实是逻辑的基本规律———排中律。 逻辑规律2:恶魔如果拒绝满足男孩的愿望,那就必须满足男孩的愿望,这是自相矛盾了。任何一种观点都不能和自身的否定并存,这是逻辑的另一条基本规律———不矛盾律。 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