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甘肃中考化学模拟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1~5小题每题1分,6~10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践行节约粮食,减少铺张浪费 B.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变废为宝 C.合理施用化肥,确保粮食安全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化学品、食品、药品安全 【解析】【解答】A、践行节约粮食,减少铺张浪费的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变废为宝来爱护环境,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合理施用化肥,确保粮食安全同时防止水体污染,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假如用工业废水来灌溉农田会产生农作物的污染,粮食中含有有毒物质,该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防止水体物体、空气污染和土壤等污染,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节约粮食减少资源的浪费来解答。 2.小华同学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知道了许多化学发展史,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 B.道尔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闵恩泽院士研发了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D.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3.绘制碳循环简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 B.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转化为CO C.动植物遗骸在一定条件可形成化石燃料 D.海水吸收CO2生成非常稳定的碳酸 【答案】D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充分燃烧转化成CO2,不充分燃烧转化为CO,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动植物遗骸在一定条件可形成化石燃料,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海水吸收CO2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海水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来封存二氧化碳;动植物的遗骸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4.侯德榜应范旭东之邀,研究并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生产出 的同时得到副产品 促进了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上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时, 的溶解度大于 的溶解度 B.时, 溶液和 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实现 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可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 D.若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B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溶解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时,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只有在二者都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才相同,如果溶液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增加溶质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实现Na2CO3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可采用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