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793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546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语文,答案,图片,试卷,考试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语文学科试卷 语文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代高鼎的这两句诗,生动描绘出农历二月春天的浪漫诗 意和动人景象。春为四时之首,春阳抚照,万物滋荣,风暖、草长、花开、莺啼,时间开启春天模 式、生活也明媚了起来。 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著录的以“春”字为题的20余幅画作中,不乏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隋代展子康的《游春图》,宋代郭照、清代王原祁各自创作的《早春图》,元代商琦的《春山图》,明 代殷宏的《早春花鸟图》等画作,分别画出了山岚浮动、草木新生、欣欣向荣、苍郁滋润等春天的气 息。人们于山水间(),见湖山春晓、群峰春霭,桃花春水、江村春光,柳溪春色、梅竹春音,海 棠春鸟、细雨春帆。满堂春色、万古春风的天成佳境,是自然的()显现,也是艺术家从山川万物 中提炼而成的清雅意象。 大地回春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创造带来缤纷舞台、广阔空间。踏春、放风筝、吃春菜等, “民间百姓乐此不疲的种种春日风俗活动,如大江大河涌动的澎湃春潮,为中华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 活力。文人士大夫感时咏怀,笔下生情,创作了不少经典诗句,一·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春寒料峭 迎春、寻春、得春 节律 B.草长莺飞 寻春、迎春、得春 节律 C.姹紫嫣红 寻春、得春、迎春规律 D.落英缤纷 迎春、寻春、得春规律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蕴含济世安民的天下抱负和负薪构堂的精神追求,表达出了寓情于景的春日佳境 B.蕴含负薪构堂的天下抱负和济世安民的精神追求,锤炼出了寓情于景的春日佳境 C.蕴含负薪构堂的天下抱负和济世安民的精神追求,表达出了寓情于景的春日佳境 D.蕴含济世安民的天下抱负和负薪构堂的精神追求,锤炼出了寓情于景的春日佳境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更:古代把凌晨3:00至凌晨5:00称为五更,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夜夜达五更“指的是焦、 刘化成鸳鸯鸣至天亮。 B.三五:古代把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三五,如《项脊轩志》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指的是农历 十五的明月高挂之夜。 C.至日:古代把二十四节气中夏至、冬至称为至日,如《望海潮》中的“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指的是冬至日访扬州。 D.春、秋:古代分称四季中的第一季和第三季为春、秋,泛指一年时光,如《离骚》中的“春与秋其 代序”指的是时光更替。 1i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