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8319

2.1《长征胜利万岁 》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312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内容。 2.了解回忆录的相关知识,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 3.结合背景知识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及对当下的启示。 作者介绍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作者介绍 杨成武同志1928年参加革命,身经百战,是我军的著名将领。革命战争年代,他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建国以后,他长期担任我军高级领导职务,历任副总参谋长、常务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军委副秘书长、代总参谋长、军委常委等职,为推进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保卫我国领土、领空、领海安全,为加强总参谋部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忆录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语气常常是闲逸而亲切的,回忆的重点通常是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 回忆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整体把握 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 2.在吴起镇伏击歼灭敌军。(10-22) 3.参加全军干部会议。(23-46)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再次速读1-9段,思考: 问题一: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问题一: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红军到达吴起镇时是激动、兴奋的。 文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表现这种情绪: ①直接表达。“我们都很高兴”“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②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欢叫”“冲”“跑”…… ③环境的烘托。“灿烂的阳光”“蓝盈盈的天空”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问题二:第五段对吴起镇的描写是否表现出了失望?与前面的情绪矛盾吗? (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 并不矛盾,此处是欲扬的手法。 先用之前听说的吴起镇的情况唤起期待,然后描绘自己进入吴起镇的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正当读者要变得失望的时候,作者又写,“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下文再向读者揭示这是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可见,这一处小小的波折,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所写的心中的亲切与感动。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 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 补充知识: 苏维埃,俄语意即“代表会议”或“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苏维埃政权下的工农兵劳苦民众是苏维埃共和国的主人,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思想,有力指导了苏维埃工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吴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