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9141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5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月,试卷,语文,联考,适应性,浙江省
  • cover
2025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但凡读过一遍《西游记》原著,都会发现杨洁导演拍摄的86版电视剧从人物形象到内容,都有不少改编,例如原著里身不满四尺、尖嘴缩腮的孙悟空并未被还原,孙悟空的形象更多参考了几百年来民间逐渐形成的美猴王形象;猪八戒也不是粗糙的野猪形象,而整体造型偏向憨态可爱风格。剧情方面改编也不少,有些人物结局甚至出现颠覆。可绝大多数看过原著的读者,并没有苛责这些改动。查阅当年论文,会发现不少学者对这版《西游记》中一些改编持赞扬态度,甚至认为它的不少改编是成功的,升华了主题,是超越原著的。 看到“超越原著”这样的评价,不少人心里难免咯噔一下,尤其是在今天网络上,兴起一种言必称原著、行必奉原著的观念,谁也不敢轻易说出这四个字。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视剧的兴起,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成为常见现象,近有武侠、仙侠小说,远有四大名著及各种历史、公案、侠义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这类传世数百年的经典,改编它必然绕不过是否尊重原著这一问题。 如何才算尊重原著呢?这个问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学界就有过热烈讨论,学者沈伯俊提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当古典名著作为正剧拍摄时,应抓住原著精神是什么,在尊重原著精神前提下可以进行合理改编,慎重随意发挥。这与杨洁导演提出的“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观点很接近。此外,当时文艺工作者对于原著改编还抱有一个远大目标,就是“升华主题,超越原著”。他们认为古典作品往往难以避免时代局限,现代创作者对于很多问题的认知应该更成熟,尤其是作为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剧,对一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文艺工作者有进行修正和改编的义务,使之适合各年龄阶层的人观看。 《西游记》原著因成书过程十分复杂,故事庞杂而枝蔓,内容与情节亦难免有前后抵牾之处。而影视剧要在有限时间内讲好主线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必然要求故事情节集中而合乎逻辑,故事发展节奏张弛有致。《西游记》电视剧显然在梳理剧情方面做出不少努力,最终采用一集一故事的叙事模式,很好解决了对节奏的把握。在价值取向上,影视剧也对原著一些情节进行调整。当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是时代风尚,因此凡涉及佛教因果轮回观念、道教金丹学说,以及一些血腥、内容,剧组往往予以删除或者弱化,例如原著里非常重要的唐太宗游地府一节,在电视剧里就只字未提。 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也是新社会所批判的,但《西游记》恰恰产生于君权、父权至上的时代,所以原著对女性妖精比男性妖精要苛刻得多。唐僧一行取经途中遭遇的女妖,无论大恶小恶,基本下场凄惨。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七十二回至七十五回。小说里,作为首恶的百眼魔君被孙悟空请来的毗蓝婆用昴日星官眼里炼出的绣花针降服后带走,让其看守门户。而七只蜘蛛精,下场却很惨,被孙悟空“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却似七个勉肉布袋儿,脓血淋淋”。电视剧版《错坠盘丝洞》一集中,剧情走向大抵与原著相符,但结局修改为百眼魔君被击毙,从犯七只蜘蛛精从轻处罚,被毗蓝婆收服后,为其看守门户、打扫庭院。 首恶必诛,胁从酌情处理,这样的修改更符合现当代主流价值观。不过剧版改编也有争议较大之处,如小白龙、万圣公主、九头虫的“三角恋”关系。原著里这一情节与小白龙无关,万圣公主本就是九头虫的妻子,而电视剧里则把万圣公主改编为小白龙的未婚妻,九头虫成了“第三者”,小白龙怒而砸洞房,烧毁玉帝赐予的宝物,触犯天条,从而交代小白龙化身白龙马的原因。认为剧版改编不成功的观众指出,此剧情过于颠覆,三角恋又太俗套,还导致原著一些有效信息被掩盖。但不少人也赞同这样的改编,因为这一情节,丰富了小白龙的形象。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