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江苏省高考模拟真题汇编】热点命题专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2025·江苏·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 ”,就无法实行礼与乐,而曾子说“ ”,直接强调“仁”对自身的重要性。 (2)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项脊轩志》中“ , ”两句,归有光就写出了自己读书的乐趣。 (3)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古人常使用这一意象入诗,如“ , ”。 2.(2025·江苏盐城·三模)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课上,李老师使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话,提醒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2)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全靠榫卯结构,不使用一颗钉子。”从《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可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3)古典诗词中的“星”意象,常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思,如“ , ”就是如此。 3.(2025·江苏常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对郦道元石钟山的解释提出了质疑。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实地调查他发现:山下有很多不知深浅的洞穴裂缝,“噌吰之声”是“ , ”引发的。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都看不见。 (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4.(2025·江苏盐城·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2)名正,则言顺,则事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抓住问题本质,为变法正名的逻辑支点是“ , ”。 (3)列锦,是将一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图像的一种修辞。唐宋诗词常用此手法,比如“ , ”。 5.(2025·江苏南京·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变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的探究,指出了与之相反的错误做法是“ , ”。 (3)古典诗词中常常将“树”写成“木”,从而具备了更多的文雅意趣,如“ , ”。 6.(2025·江苏泰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统治者用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人民,只会导致“ , ”。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两句为恬静的村居生活增添了几分生趣。 (3)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古诗词中涉及重阳习俗,比如“ , ”。 7.(2025·江苏盐城·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 。”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概括自己幼年时的不幸遭遇,奠定了全文悲凉的基调。 (3)“春水”常用来象征生机、希望或时光流逝,在唐诗中它既可以描绘自然景色,也可以寄托情感与哲理,如“ , ”。 8.(2025·江苏南京·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金陵怀古》中“ , ”两句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变化。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就选拔人才、广开言路提出“ , ”,这种治国理政的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将“树”写成“木”,古典诗词具备了更多的文雅意趣,如“ , ”。 9.(2025·江苏南通·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