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0499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389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第二,答案,试卷,综合,变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崇文抑武7.7.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阶层流动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 2.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地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据此可知,方田均税法( ) 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C.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限制了官僚的特权 3.下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铸造的钱币都使用汉字 B.是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在同一区域先后建立政权 4.据记载,契丹本来没有文字,阿保机命人仿汉字偏旁制成文字数千个,称为“契丹大字”。契丹大字制成后,阿保机立刻颁行。这一记载证明了辽宋时期( ) A.民族矛盾仍然尖锐 B.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 C.民族关系开始缓和 D.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5.14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进攻。金兀术率骑兵1.5万人到城与宋军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腿,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南宋取得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 A.“岳家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宋高宗坚决抗金 D.南宋使用火器 6.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说明了( ) A.商业的高度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存量不足 D.造纸业发达 7.若将“宋代经济发展”这一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下表①处可填入的内容是( ) 第一类 定窑 汝窑 ① 第二类 广州 明州 泉州 第三类 早市 夜市 草市 A.指南针 B.景德镇 C.市舶司 D.船坞 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中的①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党项 B.蒙古 C.女真 D.契丹 9.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加快了统一大业的完成。下列措施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 ①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②广开言路③整顿吏治④注重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表明元朝( ) A.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B.因地制宜治理地方 C.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D.国家机构设置混乱 11.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之境而隶治……其用人则自为选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 A.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D.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2.下面为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货郎图》(局部),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该画面说明当时( ) A.经商地点受限 B.禁止开设商铺 C.集市贸易兴盛 D.严控经商时间 13.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除此之外,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绘画成就也很突出。推动宋元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士”阶层的壮大 B.政府政策的支持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成熟 14.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5.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A.陆路可通往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B.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C.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D.陆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