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10812
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521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单元
,
2024-2025
,
教材
,
新教材
,
下册
,
七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你到下图所示遗址,会了解到的人物是( ) 黄袍加身处遗址(位于河南省封丘县) A.隋炀帝杨广 B.宋太祖赵匡胤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高宗赵构 2.元朝时期,有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等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A.程朱理学的发展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繁盛 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3.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在边境设立节度使 C.分化相权以加强君权 D.选地方精锐入禁军 4.“宋辽之间的贸易量很大,如,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辽发生旱灾时曾向北宋官仓购买了两万石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达成绍兴和议 B.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C.订立澶渊之盟 D.仰慕中原文化 5.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南宋统治者( ) A.偏安江南,安于现状 B.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C.向往和平,发展经济 D.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6.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7.新考法图片类比 文物是我们解读历史密码的重要途径,根据如图的货币样式,结合宋代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宋朝推行崇文抑武方针 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北宋海外贸易繁荣 D.辽宋夏时期民族政权之间的交流互鉴 8.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巩固了元朝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9.《元可刺马丁塞志铭》介绍了元朝一名地方官可刺马丁的出身:“公世居大都。公之父讳雅哈赛思,系波斯人也……公之母苏图氏,乃蒙古人也。”据此推断,可刺马丁是( ) A.波斯人 B.汉族人 C.回族人 D.蒙古人 10.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梁启超强调的是《资治通鉴》 A.编年体例为后世的典范 B.利于后世统治者借鉴历史加强统治 C.编写结构的宏大 D.编写取材范围广 11.金兵入侵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情辞慷慨……上文记述的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2.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770名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生动再现了汴京的繁荣风貌。该材料直接说明北宋时期( ) A.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手工业超过前代水平 D.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13.“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1课 古代日本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