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1251

湖南省醴陵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93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南省,醴陵市,第三中学,2024-2025,年高,三下
  • cover
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法官审理案件作出正式判决后又变更其判决,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并处罚其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12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亦应从人民会议中撤销,其不得再出席审判。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已形成了分权与制衡制度 C.司法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D.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斯帕特”,“斯帕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公元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斯帕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B.埃及初步统一的实现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3.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尊卑有序,反对严刑峻法;墨子要求官民“兼爱”“非攻”;庄子建议“顺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倡导法治,强调严刑峻法。这些主张的“共鸣”之处在于() A.瓦解传统的贵族等级体系B.重塑有序社会的追求 C.展现平民阶层的政治诉求D.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 4.《岳麓秦简·金布律》中规定:“黔首卖奴婢(婢)、马牛及买者,各出廿二钱以质市亭”,由市亭为交易立券书;市亭不仅需要在券书上标注奴婢、牛马的市场均价,还须到奴婢、牛马所在地予以核实。这体现出秦朝() A.社会契约观念日渐盛行B.通过立法改善营商环境 C.国家治理的集权性特征D.市场物价干预机制完善 5.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效应”,西亚的阿卡德人、亚述人、赫梯人等都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古埃及早期的象形文字也深受楔形文字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个以苏美尔为中心的“楔形文化圈”。由此可见,“楔形文化圈”() A.实现了政治统一B.内部的联系密切 C.文明逐渐一体化D.由苏美尔人建立 6.东非沿海地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瓷片。图1、图2所示为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兰教墓园内的瓷器碎片(推测出产于明万历、天启年间的景德镇民窑),它们被镶嵌在墓柱之上。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 A.中非官方交往源远流长B.阿拉伯垄断印度洋贸易 C.瓷器在东非多用于祭祀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7.1912至1914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大量新公司注册成立,工矿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充、产业种类扩大且产业工人的数量激增。这些现象() A.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奠定一定基础B.标志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式启动 C.主要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体现了民间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发展 8.在17世纪前的西欧,糖的价格曾用一定量的金和银来衡量。17世纪时,糖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普通商品。糖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糖的过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变化 C.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D.价格革命推动商品价格变化 9.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但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而非投资商业。当政府债券给出百分之七的利率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