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323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语文预测考前冲刺--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07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押题卷,2025年,语文,预测,考前
  • cover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古诗词赏析 一.诗歌阅读(共20小题) 1.(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白 鹰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于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鞲(gōu)鹰,指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鞲,皮制袖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画面描绘极富立体感,在清秋时节,如雪似玉的白鹰傲立雄视,恣意远飞,身姿矫健。 B.颔联中运用反问,写白鹰神奇而灵异,竭尽心力争破猎人的罗网,表达对猎人行为的强烈不满。 C.颈联写白鹰天下无敌,百战百胜,不甘任人驱使,既表现了它外在的勇猛又表现了它内在的桀骜。 D.尾联运用典故,写白鹰遨游九天,使大鹏望而退避、野兔深藏不出的雄姿,笔调高扬,意味深远。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说说诗人是如何借白鹰寄托心志的。 2.(2025 云南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慢① 陆游 淡霭空濛,轻阴清润,绮陌细初静。平桥系马,画阁移舟,湖水倒空如镜。掠岸飞花,傍檐新燕,都似学人无定。叹连成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鬓。 空记忆、杜曲池台,新丰歌管,怎得故人音信。羁怀易感,老伴无多,谈麈尘久闲犀柄②。惟有翛然,笔床③茶灶,自适笋舆④烟艇。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 【注】①本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陆游任蜀州通判,春日游览蜀州西湖时。②谈麈犀柄:古人清谈时所执的以犀角为柄的麈尾,③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④笋舆:竹舆,竹轿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用“空濛”“清润”“细尘”等词描绘了一幅淡雅的画面,营造出幽清闲静的意境。 B.词人赋予“飞花”“新燕”人的情思,寓情于景,看似写物,而人在其中,颇有情致。 C.下阙“空记忆”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军旅回忆,又接续追忆过去的朋友和生活。 D.下阕末句写词人乘兴赏荷,与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似。 (2)本词中词人既流露出惆怅的情绪,又有随缘自适的豁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2024秋 固始县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统领全诗,语言直白,语势豪迈,“万水千山”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蓝图。 B.颔联承“千山”,正侧描写结合,以“细浪”反衬五岭高峻,以“泥丸”直观展示山路泥泞难行。 C.颈联中一“暖”一“寒”,既表达了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又表现了飞夺泸定桥的惨烈,对比强烈。 D.尾联中“更喜”回应首联中“不怕”,写出了战士们战胜雪山和胜利在望的双重喜悦,强化主题。 (2)本诗诠释了“长征精神”的哪些具体内涵? 4.(2024秋 南开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曲江二首(其一)① 唐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华绊此身?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败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曲江:唐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赏胜地。②翡翠:翡翠鸟。③麒麟:麒麟状的石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敏锐的感受力,与古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而花飞欲尽则是愁上加愁了。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