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分层练习题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 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中的 派,主张通过学习 维护清朝统治。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 规模最大。 3.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 、 等一批新式学校。 4.中法战争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驻扎中越边境的 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清政府后来也派兵入越抗法。 5.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①军事:以“ ”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民用:以“ ”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工业,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二、选择题 6.洋务运动开始于(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7.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8.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需要的科技人才 B.洋务运动使中国进入完全意义的近代化 C.大大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未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据《清史稿》统计,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办的较大规模的企业达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国外先进战舰14艘。这期间,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介绍外国事物,大量国外书籍被翻译。并且,中国大路上开始出现铁路,还架设了电报……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明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提升练习 三、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四、材料题 12. 材料一: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反映的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