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374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7270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明清 时期 统编七下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课堂导入 这幅图描绘的是明清时期的苏州,从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那么在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这种繁荣背后是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下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奥秘。 (清)徐杨 《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约1759年),反映了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垦荒引种兴农基 工坊商帮拓市兴 繁庶生息变局生 二 一 三 THE PART ONE 垦荒引种兴农基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第壹部分 —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1: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 ———明太祖朱元璋 (一)明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元末困境:战乱导致土地荒芜,民生凋敝。 统治者认知:出身贫寒,对百姓的困苦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有深刻体会,重视经济恢复与社会稳定。 材料2: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兵兴以来,所在人民抛下产业逃避他方,天下既定,乃归乡里,中间若有丁力少而旧田多者不许依前占护……若有去时丁少,归则丁多而旧产少者,许于附近荒田” ———摘编自陈梧桐《朱元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阅读材料,说说明朝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的背景。 《明太祖实录》:“今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洪武丈量鱼鳞图 (一)明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措施 阅读课本,归纳概括明朝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材料:“各处荒闲田地,许令诸人开垦,永为己业,免杂役三年”。针对全国荒地太多,朱元璋令迁徙内蒙和山西北部的“沙漠遗民”三万二千余户往北平屯种等。 ———摘编自陈梧桐《朱元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①明太祖允许垦荒,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②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核查全国土地,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玉蜀黍,种出西土……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成书) 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年刊行) 落花生,藤蔓生,花开落地,结实土中,形似豆荚,子如莲子。———兰茂《滇南本草》(1476年成书) 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 遏制豪强隐田,使税收更加公平合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谷五倍 影响: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升,社会秩序逐步稳定。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年)诏书:"明季失政,盗贼蜂起,百姓流离,田土荒芜……各该抚按严饬有司,招徕流民,给予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乾隆 《大清会典》康熙十年规定: "新垦地亩水田六年起科,旱田十年起科。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 1.措施及影响 清代开荒执照 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这个字漫漶不清)、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 较明万历六年(1578年)耕地7亿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