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3063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500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语文,答案,PDF,试题,考试
  • cover
高二 语文学科模块试卷 (完卷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4小题,1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传统的美学研究中,物化情感及其生成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已完成学术论证的美学议 题。物本身虽然没有感情,不会生情,也不会抒情,但它常常被视为意义和情感的载体、媒 介和客体,通过依托人的表意行为和阐释活动而发挥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物化深情之所以可 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物”最终可以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与人的 记忆有着相同的结构,可以激发或激活人的情感,使情感从一种主体潜能转换为日常世界中 的物质实在,并落地在这种形式中,达到情感与形式的交融。 “物”能够被视作一种唤情 结构来分析。这是一种经典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阐释路径。这种路径考察物与人的交互影响, 以物的符号意义和结构系统为代表,物本质上是指涉某种事物的符号而非“物本身”。 ②然而, “数字时代的情感着落”作为一个进行时态的现实议题,却不完全遵循这样 一种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建构路径。最鲜明的一个变化就是:物化的深情从过去的笃定状态 变成当下的不确定状态。而对于后者,我们更适合采用社会生命体、行动者与后人本主义的 研究路径。这种路径确立了物的主体地位,凸显“物本身” “物的社会生命” “行动者” 等,物的能动性和连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即从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演变为后人本主义的 “与物共生”。 ③数字文化语境下的数字情感与其他众多类型的情感有很大不同,数字情感既极端也特 殊。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情感的极端性和特殊性主要缘于“数字”及其与“物”的特殊 关系。因为虽然数字就是数字时代最典型的“物”,但数字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物。实体 物具有空间感,占据了一定的物理位置,能够被我们感知、识别,甚至被我们触及遭遇,与 我们产生关系。而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显然被认为是没有空间感的,因此,它不能直接转化 为形式,继而不能像空间物那样直接唤情或者被情感化。那么,数字怎么生情或言情呢 数 字可以安放我们的情感吗 ⑤依托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社会生命体、行动者与后人本主义的阐释路径,我认为数字时 代的物化情感至少可以包含以下三种途径。 ⑥第一,依据经典的物化情感的讨论,数字不是实体的物,但是数字可以生成空间。比 如,我们可以用坐标标识出一个空间、方位、场所,就像我们说“北纬 40 度,东经 116 度”时,我们会立刻想到北京这个城市,由此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想象的空间。这里的数字 形同 宽泛意义上的“文本”,是人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也暗含了人们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 关系,它所构建的空间在本质上与有边界、有轮廓的实体物空间是一致的,数字也因此能够 实现“形式场”的功能。 ⑦第二,数字通过想象性联结来塑造空间,但这种联结和塑造基于一个前提,即数字作 为一种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已经深入人心。比如 119、110、120 这样的数字,又比如对某 个人而言特殊的数字,生日、各种密码等。这里的数字,是一个代理性的主体,或者是一个 “事件性”的符号物,数字想要揭示的恰恰是人类历史及其所塑造的人的社会性格。再比如 说大数据抓取,从一个人的网络行为可以累积起对这个人进行数字画像所必需的数据原料, 而对一个人进行数字画像就是追踪这个人的数字踪迹,从一个人的数字踪迹又可以描绘出一 个人的数字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已经不是简单的代码或抽象的数字了,我们可以根据 数字踪迹来判断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偏好、思想观念等,也可以借助算法推送来把握或 界定这个人的情感状态。这个层面上的数字比第一种类型的数字更倾向于情感联结,这里的 数字情感也更多具有话语“链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