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2课 抗美援朝 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理解战争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明确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结合地图了解战争的进程,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内理解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提供丰富多样的史料,如文献资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和分析,获取有效信息,论证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能力。 4.历史解释:鼓励学生在对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战争的结果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讲述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2.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3.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与当时国际形势的关系。 2.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教法学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激昂旋律。 - 提问:“听到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大家能猜到与哪场战争有关吗 ?”由此引出抗美援朝战争。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 烽烟起—抗美援朝的背景 朝鲜问题的由来: 展示相关地图和资料,讲解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导致南北政权对立,朝鲜问题产生。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 介绍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越过三八线,轰炸中朝边境,展示美军轰炸图片,说明美国干涉行径。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援助: 呈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相关史料,让学生明白中国面临的外部请求。 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分析美国行径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如美军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威胁中国领土主权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应对之策。 任务二 保和平—抗美援朝的经过 1. 概况:结合地图,简述1950年10月彭德怀率志愿军赴朝作战,历经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展示战役示意图。 2.英雄赞歌:讲述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英勇表现,冰雕连事迹展现钢铁意志;上甘岭战役激烈战况,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中坚守纪律、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些英雄身上学到什么?每组代表发言后总结。 ① 抗美援朝精神:引导学生从英雄事迹归纳抗美援朝精神内涵,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等精神,思考其对当代的价值。 ② 抗美援朝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提问学生对这一结果的感受。 任务三 析胜利—抗美援朝胜利原因 【思考探究】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为什么只有“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军队却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多角度分析,史料课件展示) 1.展示不同类型史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胜利原因。 2. 小组代表发言后总结:党的英明决策、志愿军英勇奋战、全国人民支持、正义战争本质、中朝军队协同作战等。 教师概括原因: ①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性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 ③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英明指挥 任务四 探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