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6120

新教材七下历史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46176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新教材,PPT+,20张,课件,文化,科技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 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 1.了解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建筑、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分析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体悟我国古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1.名著概览 阅读教材121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科技名著 书名 类别 作者 主要 内容 历史 地位 药物学 李时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 工艺科技 宋应星 总结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 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学 徐光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天工开物》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李时珍(1518—1593)采药想象图 生平简介 李时珍,今湖北蕲春人。出身于医学世家,曾入太医院任职。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实地调查研究,采集药物标本,请教百姓,搜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知识。经过27年的努力,参考800多种著作,三易其稿,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 从李时珍的简单生平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科学精神呢? 注重实地考察、不耻下问、博采众长、刻苦钻研 科技名著 材料:《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 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 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 ———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 《本草纲目》的特点:①图文并茂②内容丰富③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思考:《本草纲目》有什么特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药圣 东汉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唐 孙思邈《千金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药王 医圣 外科鼻祖 战国 扁鹊 《黄帝内经》 唐 《唐本草》 科技名著 【知识回顾】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药学成就? 徐光启(1562-1633)塑像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技术问题很有兴趣。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农书,并且留心收集、总结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1579年,徐光启在北京考中举人,之后又考中进士,成了明代翰林院的一名庶吉士。1613年后,他在天津海河边组织农民做水稻种植试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不宜种稻,不是种不起来就是收成不高。徐光启从江南聘请种稻能手,一起研究种植技术,终于获得丰收。晚年,他辞官归家,潜心编写《农政全书》。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徐光启和李时珍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注重经验总结和实践研究 科技名著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材料研读 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体现了作者重农和民本的思想。 科技名著 宋应星(1587—约1661)塑像 生平简介 宋应星,今江西奉新人。万历时期举人,曾六次会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