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6742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7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任务,教学设计,统编,高中
  • cover
必修下册1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夯实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分析小说情节,从小说三要素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入手分析人物。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领悟以讽刺手法来刻画揭露丑恶事物的表现手法,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归纳别里科夫的“套子”,分析"套子现象"的成因,探讨打破精神束缚的可行路径。 教学过程 一:首课思政 文学使人看见,看见那些让人忽略的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的小人物,看见那些更本质的人生的哀伤。 ———龙应台 说一说: 在学过的小说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并阐述理由。(可以从人物形象特点、文学价值、现实思考等角度) 预设: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等、 总结:在鲁迅的《祝福》中,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痛苦与挣扎,在《红楼梦》里, 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要认识100年前的套子狂———别里科夫。 【任务一】发现套子:文本细读(自主探究) (一)有形的套子 装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有哪些?一种套子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的套子,一种套子是看不见的,无形的套子,看得见的套子比较简单,原文当中写的也很明白。哪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读第一段原文内容。 教师:哪位同学可以补充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补充第五段内容。 (二)无形的套子 有形的套子我们比较容易找到,还有一种是无形的套子,契诃夫在第二段开头写到,齐读,“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所以,无形的套子,就是思想的套子,就是别里科夫性格的套子。别里科夫有哪些性格特点呢?小组合作找一找。。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个小组,总结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五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写到黑板上,并阐释文本依据。 布尔金对别里科夫的评价是“他也真怪”,别里科夫对自己的评价“我的举动在各方面都承担起正人君子”。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帕斯卡尔 过渡语:"别里科夫用套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更可怕的是———整个小镇的人也被他'套住'了。 【任务二】解剖套子:社会批判(合作解疑) 契诃夫在哪一段体现了这一点?出声读一读。并思考:城中人(我们)对别里科夫的态度,用一个字总结概括。 学生活动:①学生出声朗读课文。 ②城中人对别里科夫是“怕” ③齐读“我们这的太太们” 除了“怕”,从整个小说中,结合文本内容说一说“我们”对别里科夫还有哪些态度?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①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②小组代表写关键字 ③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我们”对别里科夫的这种嘲笑、纵容、害怕、消遣、冷漠,也就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懦弱、虚伪与无聊,而这,是别里科夫生活的环境。第一种是集权主义统治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汉娜·阿伦特。因为,平庸是大多数,而大多数构成了这个社会。所以,“我们”,这群自称是“有思想很正派的人”,其实也是不自知的套中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同学们快速阅读背景链接。 学生活动:①阅读背景链接 ②回答:在社会的外层,还有沙俄专治统治。 这就是契诃夫的批判文学,这就是伟大的契科夫呀,从批判个人到批判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