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6809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4066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模拟,PDF,试题,语文,考试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山西专版A 2024一2025学年高三考前模拟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开发曾有两个相互竞争的路线。一个是理性主义路径,试图将人类的所有知识 全部形式化为符号、命题与数据,然后通过逻辑计算来得出答案。另一个是模仿人类大脑的 神经元结构,通过学习来建立和强化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从而模仿人类的思维与行动方式, 输出答案。换句话说,“一派把计算机看作操作思想符号的系统,另一派则把计算机看作建立 大脑模型的手段。一派试图用计算机来例示对世界的形式表述,另一派则试图用计算机模拟 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一派把问题求解作为智能的范式,另一派则把学习作为智能的范式。一 派利用逻辑学,另一派则利用统计学。在学派上,一个是哲学中的理性主义,还原论传统的继 续者;另一个则把自己看作理想化的、整体论的神经科学”。用德雷福斯的话来说,前者是“造 就心灵”,后者是“建立大脑模型”。或者用不太准确的话来说,这两者的分歧就是结构与功 能之别。当然,这两个路径也不是泾渭分明,建立大脑模型也离不开最基本的形式计算,造就 心灵也离不开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模仿。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人工智能研究最初的这段时间里,符号理论或专家系 统占据上风。它首先要用符号表征世界,然后才能逻辑推理。这个形式化过程在实践中遇到 了困难,特别是对日常知识的形式化,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早期联结理论由于缺乏脑科学支 持,更重要的是机算力无法与人脑的神经联结量匹敌,因而在表现上不如符号理论,直到 20世纪80年代末联结主义才得到复兴。目前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主要采用的是联结理论 或神经网络系统。因为算力的大幅度提升,模仿人脑联结的参数数量可以增加到千亿级甚至 万亿级,它们可以通过预测与自我检验建立语言间的联系,所以机器突然变得可以像人类一 样理解日常语言微妙的意义并作出回答。这个路径的优,点在于可以跳过形式计算论企图对 世界万物进行形式化的复杂建模,同时避免总结抽象出一个适用于万物的空白框架。它可以 语文(山西专版A)试题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