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民解放战争 统编版|纲要上|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时空坐标 和谈时期 战略防御 反攻 决 战 渡江战役 1945 .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9 内战时期 北平和谈 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 重庆谈判 重庆政协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千里跃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胜利 中原 三大战役 追歼残敌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人民解放战争(1945.8~1949.9)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壹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图 美国 共产党 国民党 反 扶 两种命运:中国将往何处去?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 ◎《双十协定》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4)评价:①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同情与支持; ②教育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中间势力),有力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目前与共产党 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清剿之。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思考: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 (2)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梁漱溟 ◎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贰 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标志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项 目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兵 力 120万人 430万人 地区面积 228.58万平方公里 731.172万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