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6936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00591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统编版|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程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第25课 时空坐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共同纲领》提出、开国大典、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1949年 《土地改革法》颁布、物价趋于稳定、抗美援朝 1950年 开始“一化三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日内瓦会议召开 1954年 亚非会议召开、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年 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 1956年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57年 国民经济 恢复时期 第一个五年 计划时期 〖预习考查〗 目录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时代表们陆续进入中南海新华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3 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等等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内容: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50年确定)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赵建成《开国大典》(局部) 1、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2)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朱德总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