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1.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皇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琦善为表和谈诚意,裁撤水军,撤除海防。这( ) A.使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B.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避免了战争的扩大和继续 D.体现了清政府武器的落后 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条约,其内容涉及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中国的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4.两次鸦片战争中,“天朝大国”被蕞尔小邦的外夷打败的事实促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进行沉痛的反思,意识到中国并非居于世界中心。这是( ) A.两次鸦片战争的详细过程 B.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C.洋务运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D.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5.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基本程序:用提勺从坛子里舀酒,经漏斗倒入壶中),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 ) 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6.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孙中山则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B.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C.致力探索国家出路 D.主张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 7.在物理学中,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若将图中的小车看作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其整体趋势是向着民主共和的方向前进,当它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障碍物,即使紧急制动仍会因惯性继续向前,甚至越过障碍物。这可以用来解释( ) INCLUDEPICTURE"8LJ+16.tif" A.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北洋军阀混战带来的影响 8.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 9.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出版通俗易懂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 A.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B.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为国共首次合作奠定基础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10.北伐军每到一地,便和当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配合,派出政工人员,组织工会、商会、学联等群众团体,留下部分人员参加地方工作,指导民众运动。这说明北伐战争( ) A.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B.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缓和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D.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11.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就到底“归谁领导、听谁指挥”这一原则问题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志产生了“革命向何处去”“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危急关头,毛泽东力挽狂澜,确立了(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B.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C.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