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0179

四川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25-507C)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963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联考,图片,试卷,语文,25-507C
  • cover
身份体系,这些社会阶层的共存和流动将是不可想象的。 2025届高三语文试题 因此,在内部包容史观和外部拓展史观的综观意义下,告别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 意识,提供一种超越一元化论述的史观框架,重建具有高度弹性和活力、富于叙事伸缩性的历史 考生注意: 架构,将是推动中国以一种新的历史姿态进入新世界的关键前提。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摘编自《重塑中国的内外史观》)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材料二: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历史意识概括地说就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认识,它表现为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反思、评判 以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历史意识不仅包含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忆,更重要的是 一、阅读(70分) 包含了对历史的评判与反思,即理性思考。历史意识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它使人类能够站在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历史经验的阶梯上,不断向更高的层级发展。各个民族都有历史意识,表现出来的形式和特征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尽相同。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更新有着重要作用。 材料一: 历史意识具有民族特征。中国历史意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它强调历史的连续性以及对历 近代以来,史观重建始终伴随中国的兴衰沉浮。而今天中国史观重建面临的新局面,是其 和 史文化的传承,注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灵感和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敬畏历史,总结历 不再只是建立“想象的共同体”,不再是简单的从古老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而是如何顺应一 史,运用历史,依托历史而走向未来,这是中华民族独特历史意识的表现。 个“现实的共同体”的问题。中国史观的重塑,不再只是意识形态或学院派的议题,相反,它所需 如 中国庞大的历史经典体系、完备的史官系统以及丰富多样的民间史学,彰显了“历史”在中 要把握的,是一个正在同时经历深刻内部变迁和深度外部扩展的中国。 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现代中国的变迁,往往是通过思想领域发动,经由意识形态动员,从而形成理论指导实践、 坚持“历史理性”与“历史经验”相结合的历史观。中国历史意识遵循的是理性主义与经验 观念改变现实的历史逻辑。而当代中国却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物质与实体的演化不再轻 主义相结合的逻辑,一方面,我们不喜欢从预设的理念出发剪裁历史材料,而是尽量按事件本来 易服从思想和观念的规训,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不再服从于文化观念的抽象召唤,这与中国人 过去的历史经验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概而言之,在传统中国,经史传统的“历史意识”承担着 的样子去记录,顺着芜杂的历史材料和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去思考,从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 都 答案。另一方面,中国有“法先王”的传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 凝聚儒家精英共识的功能:近代以降的战争与革命,史观则扮演着社会动员和辨别敌我的角色。 义,谓之奸言”。“先王”代表了历史的秩序,也代表了历史的最高理想。“法先王”就是回归某种 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改革时代的过渡史观,则承载了“告别革命”、弥合伤痕、诱导选 历史的理性和历史精神。 择性记忆与历史遗忘的使命。无一例外,历史观在过去所粉演的是从整体上引领中国迈向一个 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里的“述”,就是 夺 理想社会的魔力形象,它假定可以通过思想深处的观念来决定性地影响历史走势,假定可以借 指忠实于原貌而原汁原味地呈现历史。古人对历史现象的研究与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都强 助一种自我的否定来建立新的历史认同。 调实事求是的研究,不从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