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0408

山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押题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560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西省,2025届,高三下,三下,学期,三模
  • cover
山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押题卷)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16 Na23 S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和电脑中的液晶是晶体的一种特殊物质状态,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B.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酸雨的形成和温室效应 C.“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禹州钧瓷是中国名瓷之一,其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D.飞船返回舱使用氮化硅(Si N )耐高温结构材料,Si N 属于共价晶体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SO 的VSEPR模型: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 Cl 分子中共价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D.基态 B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3.实验室中下列实验的操作、仪器、药品符合要求的是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 溶液中通入过量 B.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 C.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Na S溶液: D.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5.用有机物X合成Y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X合成Y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 X和Y分子中都有1个手性碳原子 C. X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 D. Y分子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加聚等反应 6.部分含N及 Cl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图中e、e'对应含氧酸均为强电解质 B.工业上通过a→b→c→d→e来制备 C.利用a还原c或者d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D.久置的b'水溶液酸性会增强 7.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 选项 已知 方法 结论 A 酸性:CF COOH>CCl COOH 推理 F原子比 Cl原子的推电子能力更强 B 熔点:SiO >CO 推理 Si—O的键能大于C—O的键能 C C原子之间可形成C═C、C═C 类比 Si原子之间可形成 Si= Si、Si≡ Si D 沸点:SbH >NH > PH 推理 NH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但SbH 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8. Shyam Kattle等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 催化剂表面上CO 与H 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 Pt/SiO 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能量/eV1 A.物质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形成过渡态Ts1的活化能为2.05eV C.前三步历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以及极性键的形成 D.反应历程中能量变化最大的反应方程式为· 9.下面由方案设计、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加热0.5m ol/L CuCl 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Cu(H O) ] 转化为[CuCl ]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向某待测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溶液变黄 该待测液中含有Fe C 向两支盛有相同浓度Na S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少量等浓度、等体积的ZnSO 、CuSO 溶液 前者无明显变化,后者产生黑色沉淀 Kn(ZnS)>K.,(CuS) D 取0.5g淀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20%的H SO 溶液,沸水浴加热5min,再加入适量碘水,观察现象 溶液未显蓝色 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10.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合成一种“超分子”,其分子结构如下图(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已知基态X、Y原子电子填充的最高能层均为L层,基态Z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最外层只有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超分子中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氢键、金属键 B.该超分子反映了超分子“分子自组装”的特性 C.四种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