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1135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886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时期,明清,20课
  • cover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学习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观察图片,知道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唯物史观) 2.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知道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概况,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认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知道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概况,分析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初步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史料实证) 【导入新课】 如今我们十分熟悉的玉米,在明代却称呼多样,西番麦、珍珠粟、番麦、甘平、御麦……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就记载道:“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薥秫(zhú shú),盖亦从他方得种。”这也是“玉米”一词第一次见于记载。那么通过玉米的别称推理,“玉米”是否属于本土作物? 思考:玉米何时传入?除玉米外还有哪些作物传入?带来什么影响?明清时期经济方面还有哪些发展? 【新授课】 【过渡】师:可以从【西番麦】【番麦】这类词汇中观察到,玉米应是外来作物,那么玉米是何时传入中国?还有哪些作物同时期传入?这些作物的传入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同步入本节课的学习。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根据表格提示,同位互说,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同位互说,填写农业生产的表格。 农业生产 措施 表现 影响 生:明太祖下令允许民众开垦各地荒闲的田地,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明朝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清朝延续这一做法,多次加以修订。 师:没错,鉴于历朝历代都存在的土地兼并问题,明太祖下令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土地清册。因为画册中土地接连很像是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经过统治者的措施,明清时期的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都有什么呢? 生: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教师展示表格:可以看到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清政府对黄河、淮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清朝继续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师补充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师:找的非常准确,让我们观察明清经济发展示意图,可以看到玉米和甘薯的传播路线图。那么请同学思考一下,农业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那么高产作物的传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预设学生回答:人口增长)经济作物的发展,如棉花等,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原料,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课堂评价:完成题目 【过渡】师:刚刚我们提到农业的发展会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原料,推动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那么在农业繁荣之下,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又有何新发展、新现象呢?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填写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手工业发展 表现 明朝 清朝 手工工场 生:明朝时期棉纺织业由南方向北方推广;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 教师补充相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