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有哪些国家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 独立战争 革命 俄国?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种制度的变迁 两场改革的推动 三段历程的启示 了解农奴和农奴制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农奴的经济制度。 基本特征: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依附于农奴主,受剥削压迫。 一种制度的变迁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 1283年 16世纪初 1547年 1721年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形成 被蒙古征服 莫斯科公国建立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沙皇俄国 俄罗斯帝国 11-12世纪,王公贵族强迫穷人服劳役 13-14世纪,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农民处于被奴役地位 17世纪中期,农奴制确立 进一步强化农奴制 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种制度的变迁 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1.背景: 2.目的: 两场改革的推动 ———彼得一世改革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的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 目的 方式 改革 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习俗 3.概况 阅读教材P6-7,自主梳理,完成表格。 18世纪初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向西方学习,全面推行改革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到军队或行政机关为国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办学校、报刊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材料1:1718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已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材料2:1680年相比1702年的税收增加了1倍,1724年则达到5倍。沉重的负担几乎全落在农民身上…… ———《世界史:近代史编》 4.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营建新都圣彼得堡 积极影响: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消极影响: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9世纪中期俄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比较 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1.背景 两场改革的推动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市场难以扩大 缺少自由劳动力 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农奴制如何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贫困落后, 生活水平低下 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 农奴时常发动起义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农奴的房屋 缺少资金 1.背景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内忧 两场改革的推动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木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方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的绝望搏斗。 ———恩格斯 外患 _____与_____之间的较量。 两场改革的推动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落后的农奴制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总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2.目的: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