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1.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历史解释) 3.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过渡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1956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1953年 1957年 1954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 一五计划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大改造 探索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建设)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时空观念 阅读材料思考: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2)这种状况是怎样改变的? 状况:工业水平很低,尤其是重工业水平特别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 改变: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复习导入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目的 时间 主要任务 成就 意义 1953-1957 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一桥: 二铁: 三公: 四厂: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作用: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 作用: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全是重点 △知识拓展:“一五”计划取得成就/超额完成的原因: ①苏联的帮助;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③人民的热情参与。 时间是做题关键点 交通建设 工业 “一桥飞架南北,天崭变通———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知识梳理 1.(2024·江苏徐州)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A.土地改革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社会主义改造 D.民主政治的建设 2.(2023·湖南衡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真题链接 √ √ 3.(2024·四川德阳)“在1952年、1953年,甚至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改造急需人才 B.“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土地改革的成果需巩固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4.(2022·辽宁盘锦)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真题链接 √ √ 5.(2023·湖北武汉·9)“一五计划”期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