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622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6667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了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认识其历史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 新经济政策 间接过渡 时空观念: 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1917.3 1917.11 1922 1924 1953 1964 1985 1991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联成立 苏联解体 封建 国家 沙俄 俄国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斯大林 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1936新宪法颁布) 资本主义 国家 资本主义 国家 重点改革 农业领域 改革重点 重工业 经济 政治 体 制 僵 化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展造就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然只占劳动力总数的10%,却蕴藏着强大的革命能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沙皇专制 封建残余 走上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 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 产业工人壮大 饱受剥削压迫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国内矛盾尖锐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列宁个人 实践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恐吓、束缚和监视……1861年获得解放之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在工业领域……1914年经济罢工达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人类文明图鉴》 《火星报》,其名源自诗句“且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表达了对革命的必胜信念。 任务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从经济、政治、阶级、组织、思想方面总结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理论指导———列宁主义的形成 总结 列宁主义诞生背景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00); 组织: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898); 个人:列宁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概括 列宁主义内容 诞生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俄语“多数派”的音译)的建立,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 一、理论指导———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理论指导———列宁主义的形成 问题1: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启示? 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打破理论束缚,进行大胆创新。 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时代特征 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一国胜利论 斗争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俄国革命具体实际 ①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②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为帝国主义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