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875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同步练,新情境命题 重难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691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原卷版,探究,重难,命题,情境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时空观念】1.表格梳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表梳理了忽必烈的主要事迹,其中①处应为( ) 1260年 1271年 1272年 1279年 继承汗位 ① 定都大都 统一全国 A.签订澶渊之盟 B.建立蒙古政权 C.改国号为大元 D.收复失地台湾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攻破临安,南宋灭亡,C项正确;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662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2.“史实”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史论”是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属于“史论”的是( ) A.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B.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C.文天祥等人开展抗元斗争 D.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史论”是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对元朝建立的影响、评价,D项正确;A、B、C项均属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属于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3.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并依照儒生刘秉忠的建议定国号为元,他的这一做法( ) A.推动了蒙古族的封建化 B.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进步 C.提高了汉人的政治地位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忽必烈推崇儒家思想,效仿汉人治国方略,这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忽必烈效仿汉人制度,并不能看出是否推动中原文化进步,排除B项;材料体现忽必烈效仿汉人制度,无法得出提高汉人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新素养·史料实证】4.成吉思汗到蒙哥汗时期,蒙古汗国一直以生肖纪年。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材料中的“他”是( )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可知,忽必烈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定“大元”为新的国号,D项正确;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排除A项;阿骨打建立金,排除B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为元朝建立奠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5.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行政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实现地方高度自治 D.开发边疆地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犬牙交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势力过大而形成割据局面,特意打破了传统的“山川形便”划分原则。传统的划分方式往往使得同一地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相似,容易形成地方认同和割据势力。而“犬牙交错”的划分方式则使得同一行政区内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差异较大,减少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A项正确;元朝在划分行省时,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B项;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