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879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同步练,新情境命题 重难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4345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原卷版,探究,重难,命题,情境,新情境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史料实证】 一、选择题 1.《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 ) A.丝绸之路繁荣 B.海路航运畅通 C.开通了大运河 D.陆路交通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置了大量驿站以方便往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驿站,不是丝绸之路,排除A项;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但是驿站属于陆路交通,排除B项;隋朝时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与材料“‘皆置驿传,使驿往来’”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新情境·材料】 2.元代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国内以首都为中心、覆盖包括西藏等边疆在内的全国各地;向外能通往高丽、缅甸、地中海东岸、俄罗斯等地区。这一现象( ) A.有利于加强国内外的交流 B.造成苛政激化了社会矛盾 C.便利了对西夏和金的进攻 D.受到海上交通衰退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元代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国内以首都为中心、覆盖包括西藏等边疆在内的全国各地;向外能通往高丽、缅甸、地中海东岸、俄罗斯等地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陆路交通发达,不仅在国内构建了广泛的交通网络,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通联系,促进了国内外的人员、物资、文化和信息的交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及元代陆路交通的发展如何导致苛政或激化社会矛盾,而是强调了其交通的发达和广泛,排除B项;虽然元代确实在军事上有所扩张,但题目中并未提及陆路交通的发达是为了便利对西夏和金的进攻。此外,元代建立时,西夏和金已经不复存在,排除C项;题目中并未提及海上交通的状况,更未说明元代陆路交通的发达是受到海上交通衰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新素养·时空观念】 3.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对比以下地图,可知元朝( ) A.统治者重视发展交通 B.海陆交通都有更大的发展 C.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 D.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宋代海外贸易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可知,元朝相较于宋代海上、陆上交通更为发达,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统治者,排除A项;从图片中没有看到驿站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未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新素养·史料实证】 4.元朝时回回人一般是指从西亚过来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据记载,元朝设置回回司天监,该机构的职责包括领导回回人进行天文观测,并推算历法。它的发展标志着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材料中表明元朝时期( ) A.中国天文学已是世界最高水平 B.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C.中外交流促进中国天文学发展 D.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元朝时期设置回回司天监,进行天文观测,回回人一般是指从西亚过来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因此材料体现出中外交流促进中国天文学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得出中国天文学已是世界最高水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B项;回回人是外国人,不属于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 5.元朝市舶司由行省直接管辖,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凭),对准许出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