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885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统治(同步练,新情境命题 重难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657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原卷版,探究,重难,命题,情境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跨学科·统计与历史】 1.下图是根据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内,皇帝处理奏章和行政事务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关于此图体现了( ) A.皇帝勤政爱民,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的设置增加了皇帝负担 C.内阁制度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D.宰相制度废除的直接后果 【答案】D 【解析】据图表数据可知,1384年(宰相废除后仅4年),皇帝在8天内处理奏章和行政事务的总工作量极大,平均每日需处理大量事务,这直接反映了宰相废除后皇帝政务负担的加重,结合所学可知,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废除后,皇帝需直接处理所有政务,导致工作量爆炸式增长,题目统计图正是这一制度变革的直接体现,D项正确;处理大量政务可能是勤政的表现,但题目更强调制度性原因(宰相废除)导致的工作量激增,而非皇帝个人品质,排除A项;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1729年)设立的,与明朝无关,时间线矛盾,排除B项;内阁制度虽在明成祖时期(1402年后)逐渐形成,但题目时间为1384年(明太祖时期),此时内阁尚未成熟。且内阁本质是皇帝顾问机构,加强中央集权更多是宰相废除的结果,与题目现象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新素养·史料实证】 2.朱元璋以“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为名废相,认为丞相既废,“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载,废相之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朱元璋接到的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材料说明( ) A.皇权在不断削弱,相权在不断加强 B.废除丞相后,皇帝的工作量加大 C.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设置了丞相 D.废除丞相后,决策的正确性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朱元璋以‘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为名废相,认为丞相既废”“朱元璋接到的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和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之后造成皇帝工作量加大,B项正确;废除丞相加强皇权,排除A项;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排除C项;材料反映废除丞相后增加皇帝工作量,没有体现决策的正确性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新情境·史料】 3.观察下表,拥有这样人生经历的人物是( ) ★出身布衣;★建立大明;★洪武之治;★忧劳而逝 A.朱元璋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李隆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出身布衣;建立大明;洪武之治;忧劳而逝”结合所学知识,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A项正确;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与材料反映的明朝建立无关,排除B项;1271年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排除C项;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与材料“建立大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跨学科·漫画与历史】 4.某同学在阅读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时,看到一幅漫画(见下图)。朱元璋设立的这一部门是( ) 朱元璋上位成功以后,总害怕自己哪天也被人撸下来。于是他就把开路小弟———仪仗队改造成了一个特务部门,专门监察有没有人密谋造反。这群小弟的工装叫作飞鱼服,穿上贼拉风。 A.中书省 B.军机处 C.东厂 D.锦衣卫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仪仗队改造成了一个特务部门,专门监察有没有人密谋造反。这群小弟的工装叫作飞鱼服,穿上贼拉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皇权。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D项正确;中书省是中央行政中枢机构,不符合题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