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22889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同步练,新情境命题 重难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772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人教
,
原卷版
,
探究
,
重难
,
命题
,
情境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历史解释】 1.李细珠在《从东亚海域到东南海疆———明清之际台湾战略地位的演化》一文中指出:明清易代之际,台湾的战略地位从东亚海域国际商贸转运站转变为中国东南海疆的藩篱,而郑成功驱荷复台正是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起点。据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 ) A.加速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D.扭转了东亚格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台湾的战略地位从东亚海域国际商贸转运站转变为中国东南海疆的藩篱”和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了38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使得台湾成为东南沿海的屏障,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C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加速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但与题干“中国东南海疆的藩篱”无关,排除A项;收复台湾是维护了国家统一,无法说明促进了民族交融,比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等,使生活习性趋于一致,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台湾战略地位的变化,与扭转东亚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新素养·唯物史观】 2.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评价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占据38年的台湾 B.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C.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D.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评价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是对清朝设置台湾府这一事件的评论,属于历史评价,B项正确;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占据38年的台湾、,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均是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不属于历史评价,排除ACD项。故选B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 3.据史料记载,郑成功登陆台湾时,“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据此,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是由于( ) A.军队纪律严明 B.军事实力强大 C.战略战术得当 D.台湾人民支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郑成功登陆台湾时,‘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可知,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后,受到台湾土著人民的欢迎,反映出台湾人民支持,D项正确;军队纪律严明主要指军队听从指挥来战胜敌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军事实力如何,无法看出其是否强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具体的战略战术,无法得出其是否运用得当,排除C项。故选D项。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 4.如表所示为某中学校园宣传栏的内容。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名人诗词录(节选) 戚继光:“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A.民族团结 B.政治变革 C.经略辽东 D.抵御外寇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可知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指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这两个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因此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抵御外寇,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抵抗外来侵略,与民族团结、政治变革无关,排除AB项;戚继光官经略过辽东,与郑成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 5.绘制知识结构图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有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1课 古代日本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