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958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同步课件)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72153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课件,同步,文化,科技,时期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025年春新教材 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 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 导入新课 《徐霞客游记》书影 壹 一、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书影 阅读课本,回答《本草纲目》的概况? 东方医学巨著 △时代: △作者: △内容: △价值: △传播: 明朝 李时珍 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入朝鲜和日本,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科技名著 壹 一、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科技名著 《农政全书》书影 阅读课本,回答《农政全书》的概况? △时代: △作者: △内容: △价值: 明朝 宋应星 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科学家 宋应星 壹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书影 宋应星 阅读课本,归纳《天工开物》的内容? 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阅读课本,找出《天工开物》的地位? 地位:《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壹 科技名著 朝代 作者 著作 类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医学巨著 明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思考:这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 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总结性著作; 实用性; 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 但没能产生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危机。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三位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②善于吸收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 ③刻苦专研的坚强意志 ④勇于实践的科学作风 ...... 合作探究 贰 一、明长城 明长城和北京城 阅读课本,归纳明长城的概况? 朝代 修建背景 修建目的 起讫地点 长度或构成 西 东 明 明初、中期蒙古威胁; 明后期女真人威胁。 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扎军队,开展屯田,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 嘉峪关 (甘肃) 鸭绿江畔 地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贰 二、北京城 明长城和北京城 阅读课本,回答北京城的概况? 2.组成: 3.布局特点: 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①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 京城的核心; ②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③根据中轴线对称展开,布局均衡 明成祖朱棣,1420年基本建成 1.营建概况: 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 叁 明清的思想家 阅读课本,归纳概括清朝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人物 思想 王守仁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影响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