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3260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15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244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6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课件,1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入新课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你知道这一外交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发展的吗?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 采取这一外交政策?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材料二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观看地图,结合教材P81内容,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 苏联 中国 美国 美国派军进入台湾海峡 不利的国际形势: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面对这种国际形势下,我们该怎么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阅读教材P82内容,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这些原则表明了我国外交政策提倡和平、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特点。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据材料并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7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6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巴基斯坦 印度 缅甸 锡兰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菲律宾 越南 泰国 阿富汗 土耳其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埃及 利比亚 苏丹 埃塞俄比亚 加纳 利比里亚 发起国 2.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共同商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补充史料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