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24100
第十单元 第30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7357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第十
,
一轮
,
统编
,
历史
,
高中
,
2026届
第30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重要考点 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特点、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特点、影响 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进程 1.背景 (1)可能性 政治前提 英国“ ———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 ①内部: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 和国内市场 ②外部:英国通过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科技基础 ①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 ②英国是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2)必要性:随着 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2.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进程 领域 时间 发明 影响 棉纺织业 18世纪30 年代开始 、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 管理模式 1771年 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 动力革新 1785年 经过进一步改进的 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交通工具 19世纪初 汽船、火车先后问世 人类进入“ ——— ②结果: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 。 ③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 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 (2)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19世纪中后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果 表现 ①电力: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 ——— ②动力: 的创制和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③化工:化学工业的兴起, 获得发展 ④传统产业:旧产业部门通过新技术改造焕发活力 特点 ① 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 最为突出 ④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读思学用 1.必背———重要结论 ①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②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替代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③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2.必知———易错易混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而非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3.必考———核心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4.必练———教材边角 ①“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摘自教材P59“历史纵横”)“圈地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关系 试答 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摘自教材P59“史料阅读”)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19张PPT)(2025-05-22)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27张PPT)(2025-05-22)
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33张PPT)(2025-05-22)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22)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35张PPT)(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