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4123

第十一单元 第33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8014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一,一轮,统编,历史,高中,2026届
    第33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重要考点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 2.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特点及评价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      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      ,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3)列强矛盾激化 矛盾 表现 英德矛盾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 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 贸易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矛盾 争夺      ,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目的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   ———,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 影响 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5)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      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过程 (1)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    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2)三条战线:西线(决定性战场),英法军队与德军;东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南线,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 (3)三个阶段 阶段 概况 第一阶段 (1914年) ①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   ———破产 ②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①1915年,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②1916年,西线发生凡尔登战役和      ,伤亡惨重 ③1916年,英德      ,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①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    一方作战 ②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 ③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力量对比: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 (2)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社会观念: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的运动日益高涨。 读思学用 1.必背———重要结论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②一战期间的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最终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必考———核心概念 帝国主义战争: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和反对。 3.必练———教材边角 ①1897年,英国的杂志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摘自教材P85“史料阅读”)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试答                                                                               ②列宁说,帝国主义……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摘自教材P85“史料阅读”)概括英德矛盾尖锐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矛盾产生的后果。 试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