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三大改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讲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两部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学习者分析 根据第二单元导读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成,但是对三大改造的内容还没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八年级学生在积累一年的历史学习经验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历史事件概括能力,但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历史事件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鉴于此,在教学中,应抓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此外,公私合营以及赎买是本课需要掌握的重点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史料来进行说明,便于学生进行理解。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方式、基本原则等基本史实。 3.通过学习“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必要性以及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学习评价设计 1.阅读文史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大改造”的必要性。(检测目标1) 2.阅读课本,分小组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情况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检测目标2) 3.解读资料,分析三大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检测目标3)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导入: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听流行歌曲吗? 教师: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非常喜欢,因为流行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人们能从中找到共鸣。今天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上世纪50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 (播放歌曲) 教师:这首歌曲高度颂扬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唱出了全国人民紧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那么你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 教师:很多同学会以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事实上,我国是在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以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为什么呢?三大改造又是怎样进行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歌曲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知道了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视频,可以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新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这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社会主义道路”是本课的主线,通过歌曲导入,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环节一:众人拾柴火焰高———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教师活动1 导入: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年代,来看看那个时期的农民有哪些烦恼。 教师提问: (1)根据情景剧,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有哪些烦恼? 教师归纳: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