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6208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5726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统编,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大国博弈与小国困境 冷战: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二战落幕与冷战暗涌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美国驻苏参赞乔治·凯南(1945年5月9日) 1945 美苏易北河会师 美苏易北河会师———二战落幕与冷战暗涌 学生活动: - 以剧本杀的形式展开“冷战起源”的演绎: - 角色分配:以小组的形式分配角色(美国、苏联、除美苏以外的国家) - 主题:冷战的起源是什么? - 任务:各组从线索堆(史料)中选出代表己方立场的文件,每回合派一个代表起来选择一个线索,复刻二战后美苏及第三方国家对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以及冷战爆发的原因,各方持己方掌握的线索,一一陈述,尽量呈现出各方激烈辩论的场景。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线索A 线索B 线索C 线索A 线索B 线索C 线索A 线索B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昔日盟友何以反目成仇?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线索A】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1944年10月21日)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线索B】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的“长电报”: 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苏联的国内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决定了它必然要谋求无限制的对外扩张”“美国必须依靠实力来遏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的全面军事冲突”。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线索C】 杜鲁门 1947 年 3 月 12 日发表国情咨文,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集权政体,而美国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线索A】 斯大林 1945年2月于雅尔塔的讲话:“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线索B】 斯大林1946年3月13日就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所以能够经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这些国家当时存在着敌视苏联的政府......苏联是不会忘记这些牺牲的。 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善意态度的政府,试问,这有什么奇怪呢?假使没有发疯的话,那怎么会把苏联这些和平的愿望看作是扩张倾向呢?”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演绎 一、撕裂:“大国博弈”———两极格局的形成 【任务一】暗流涌动———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