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6733

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六 质量与密度 讲义(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995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高频
  • cover
考点六 质量与密度———中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分布 分值比率 考点 知识点 分值 题型 质量与密度 4% 质量 含义 3到5 选择、填空、作图、计算、实验 测量工具:天平及其使用 单位:t、kg、g、mg 密度 概念 测量方法 应用 知识小结 知识点一 质量、体积及其测量 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1.基本单位:千克(kg) 其他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 单位换算: 2.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实验室用)、秤(生活中用,如电子秤、案秤、杆秤等)。 3.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正确估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 g;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 g。 二、天平的使用 1.结构 2.称量步骤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调: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称: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 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再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 (4)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整:将砝码放进砝码盒。 3.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秤的最大质量) (2)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3)若移动了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的位置,则需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在测量物体的质量 知识点二 密度及其测量 1、量筒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1)使用前应观察量程及分度值。量筒读数的单位一般是mL。 ; (2)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相平,仰视将导致读数偏小,俯视将导致读数偏大。如图所示。 2.用量筒排水法测固体体积 (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2)将被测固体缓缓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3)固体的体积。 2、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物理学中,通常用表示。 2.单位 (1)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3)单位换算:1g/cm3 = 1×103kg/m3 3.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4.公式:(ρ表示物质的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5.对公式的理解 (1)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一个定制,它不随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2)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6.应用: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m-V 图像 类型 图像 理解 图线过原点 (1)图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该物质的密度,图中, (2)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该图线所对应的物质的密度越大,图中 图线不过原点 在图线上任意取两点,利用求物质的密度,图中 实验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原理: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细线、烧杯等。 3.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向量筒里倒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3)用细线系住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测出物体与水的体积之和。 (4)物体的密度。 4.实验表格 物体的质量 水的体积 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5.交流与反思 (1)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物体会沾有一部分水,使得测出的质量偏大,进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