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6745

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七 力 运动和力 讲义(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0854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高频
  • cover
考点七 力 运动和力———中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分布 分值比率 考点 知识点 分值 题型 力 运动和力 6% 力 力的概念、常见的力 3到8 选择、填空、计算、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弹簧测力计 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知识小结 知识点一 力 一、力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由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 3.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在任何情况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②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末端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②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作用点标在受力物体上)。 二、弹力 1.弹力 (1)弹性与弹性形变: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塑性与塑性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塑性,这种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3)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①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②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4)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且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2.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要求: ①测量前,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之内 ②测量前,检查弹簧是否卡壳,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③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不在,则要进行调零 ④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⑤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⑥记录的数据要包含数值和单位 三、重力 1.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G表示,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产生原因: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3)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 = mg,其中 g = 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取10 N/kg。 (4)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 (3)作用点: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称为重心。 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②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在圆环的圆心上 ③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程度越高 四、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二是该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③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