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6931

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175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
  • cover
202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清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顷的字 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距今约5500年)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大型玉钺(象征军 事指挥权)和9件陶器,而同期多数墓葬仅随葬1-2件日用陶器。这一现象说明 A.手工生产促进定居生活 B.中原最早出现墓葬现象 C.该时期己出现社会分层 D.当时黄河流域战争频繁 2.下表中的青铜器成分分析,反映出商朝时期青铜铸造 器物名称 铜 锡 铅 妇好偶方舞 80.02 14.16 1.69 司母辛鼎 83.60 12.62 0.50 司母戊鼎 84.77 11.64 2.79 A.组织严密 B.工艺高超 C.分工细致 D.规模宏大 3.汉武帝时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在那里“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降 滇王,以其地为益州郡,并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汉武帝的这些措施有利于 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 C.“推恩令”的实施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4.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商丘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来自邢窑的白瓷碎片、扬州 铜镜残件,以及北方粟米与南方稻谷的碳化颗粒。这些发现能够说明 A.隋朝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B.运河沿岸衣业高度发达 C.隋政府加强对地方经济控制 D.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 5.盛唐时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乞巧、斗花草、观竞渡 (龙舟比赛),游春时甚至席地而坐赏花宴饮。这说明盛唐时 A.社会经济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 C.民族关系和睦 D.文学艺术多彩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宋代《武经总要》记载了一种名为“霹雳炮“的火器,其“以火药包裹铁片,点燃后投掷,声如 霹雳”。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军在采石之战中使用此炮重创金军。这表明 A.火药配方在宋代已定型 B.冷兵器在战场上完全被取代 C.宋代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D.火药武器已经影响战争态势 7.明代文人袁宏道在《瓶史》中记载:“京师人家,好瓶供牡丹,花时则设宴赏之,一花之费,值 中人十家之产。”材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奢侈消费风气盛行 B.花卉种植技术发达 C.文人雅趣主导市场 D.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8.陈独秀曾说,甲午战争后,举国上下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陈独秀 在这里强调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A.开始唤醒民众救亡意识 B.彻底改变社会风俗 C.直接冲击清朝官僚体制 D.全面促进思想革新 9.在20世纪初的美术革命中,中国画家希望用新形式革除清代“王画(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 四位画家)"的命,因为这个时候的“王画”已经成为旧文化、旧道德、旧思想的象征。这种 观念 A.实现了传统书画转型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闸门 C.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 10.这场学生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 了抗战的干部。这场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11.自晚清以来中国人民就发动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都没有取得成功,资产阶 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也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这表明 A.资本主义发展遭遇阻碍 B.推翩封建帝制成为时代要求 C.发展实业成为救国途径 D.中国社会亟需新的革命力量 12.1925年《申报》报道:“近来沪上女学生多剪短发、着白衫黑裙,手持书本穿行于南京路,时 人称为‘文明新装’。”这一现象表明 A.女性教育权利获得保障 B.社会审美观念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