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校清远市华侨中学四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双唇小口尖底瓶。有学者认为它用于祭祀,具有礼器性质,故将其喻为“文明的火花”。该学者得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社会分工的出现 C.阶级阶层的分化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中世纪时期,西欧城市市政当局经常组织市民参与城市活动,还会举办、管理或规约一些社会性事业或公益事业,如学校、教堂、济贫所、慈善院、养老院、孤儿所等。据此可知,当时() A.商业发展环境宽松 B.城市自治职能强化 C.封君封臣制度动摇 D.私有财产得到认可 3.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下列古代文明成果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A.古代中国-方舟传说 B.古代埃及-种姓制度 C.古代印度-《吉尔伽美什》 D.古代西亚-楔形文字 4.新航路开辟后的二百多年间,全世界人口明显增加。据统计,1500年世界总人口为4.25亿,1600年为5.45亿,1750年达到7.2亿。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A.工业革命 B.物种交换 C.人口迁移 D.殖民战争 5.古代历史上,濒海居民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和冒险的民族性格;而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保守和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主要基于() A.思想观念的束缚 B.文化传统的限制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政治制度的制约 6.13世纪末14世纪初,《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风靡一时,书中描述:“中国都城中,皇宫的宫墙、天花板、墙壁涂满了黄金和白银,皇帝甚至用金砖盖宫殿,用厚厚的黄金铺地板,连窗户上都镶嵌着钻石和珠宝。”这些描述及传播() A.真实反映了东西方经济差距 B.增强了冒险家传播宗教的热情 C.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因 D.开启了东西方建立联系的时代 7.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 B.创立制度、彼此借鉴 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 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8.孝德天皇按照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模式,废除奴隶社会体'制的“部民制”,将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中央设八省一台(监督官吏的“弹正台”),在各地则设国(司)郡(司)里(长)三级行政单位。各级地方官的任免均属中央。这些举措最终目的是() A.设置监督制约机制 B.完善国家官僚机构 C.建成封建中央集权 D.废弃血缘部落传统 9.据统计,13世纪英格兰的劳役地租仅占地租总量的1/3,货币地租占到2/3;14世纪末,货币地租已在英国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比如:1352年英国卡塞尔库姆庄园的农奴劳役全部被废除,均折算成货币地租。这一变化() A.有利于促进英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B.反映了英国农业结构的重大变革 C.改变了乡村经济的自给自足模式 D.促使农民彻底摆脱土地依附关系 10.17世纪初,荷兰与英国为争夺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权爆发激烈冲突。1623年,两国签订《安汶条约》,荷兰获得东印度群岛的控制权,英国则退出该区域并转向印度发展贸易。这一条约的签订() A.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 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反映 C.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 D.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 11.古代雅典妇女在出嫁时,家里往往会给予其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嫁妆,但这笔嫁妆在婚后将成为其新监护人,即其丈夫的财产。当丈夫老死或病亡后,由于雅典妇女没有继承权,这些财产也只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